翻页   夜间
聚源书屋 > 朕,乃是大汉太后! > 第164章 文武之争!
 
第164章 文武之争!

邓绥这应该是自己第一次主动表露出来如此感情。

也应该是他第一次..说出来了如此不甘的话语。

看着面前那满脸都是不安和愧疚之色的邓绥,刘隆第一次皱起了眉头。

不知道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同时,邓绥也是在一阵苦涩之后,忍不住再次看向了面前的刘隆。

似乎是想要伸出手摸一摸那刘隆的头顶,可是那手伸出去了一半,然后就默默的落了回去。

神情也变得更加的落寞了起来。

看到邓绥如此模样,这刘隆的眉头皱得就更加的深了。

“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无事.只是朕错了.错得非常严重,朕对不起你的父皇,对不起大汉的列祖列宗啊.”

邓绥说完之后,甚至还直接做出来了一副垂泪之状。

那模样,简直就是要将自己委屈几个字直接写在脸上了。

那真是.绝了!

最让刘隆感觉到难受的是,他真的被邓绥的这种模样给惊住了。

可是当他开口询问的时候,这邓绥却是一个字儿都不说,反倒是不断的安慰刘隆,让他不用担心。

这就让刘隆更加的绝望了。

朕担心什么?朕在害怕什么?你倒是说啊!

不过那邓绥就和准备好了一样,死活是不肯继续说下去了,直接让刘隆一丁点的办法都没有。

就这么给他摁在了这里,最后只能带着满脸的疑惑,在邓绥的连连安慰之中离开了长乐宫。

从进去,到离开,这刘隆感觉自己好像啥都没做,但是怎么

“就这么别扭呢!”

离开长乐宫范围的刘隆,看着已经黑下来的天并没有立刻让人将自己送回自己的寝宫之中。

而是摆了摆手遣散了大部分的护卫和宫人,然后就这么带着曹腾蹲在长乐宫不远处。

“陛下,你这是.”

“闭嘴,给我看着”刘隆双眼带着几分阴沉,直勾勾的看着那长乐宫的方向,“蔡伦那个家伙一定能够会去寻找太后的。

等到他一出来,就给朕直接带回来!”

“.”曹腾听到了刘隆的话语之后,整个人都有些呆愣了,“陛下,要绑了蔡太仆”

“你这人一看就没有学识,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够叫绑呢?

这叫请!”

“那那若是蔡太仆不想来呢?”

“你不会将他绑了请来么?”

“.”

“别废话,来了!”

就在刘隆说话的功夫,那蔡伦就已经和刘隆猜想的一样,直接快步从某个地方直接进入了那长乐宫之中。

作为邓绥的心腹,护卫,太仆.

偌大的皇宫之中,可以说这位成天把自己关在铁匠作坊里面的蔡伦就是邓绥的第一人了。

也不对.这么说不太合适。

用刘隆的话来说就是。

蔡伦有多么受宠?

自家那位做事情最近讲究道理的母后,愣是在这森严肃穆的皇宫之中给蔡伦修建了一个铁匠作坊,一个造纸作坊。

那真是.哎!

不过虽然这话听起来有些诡异,不过这倒是真的证明了那蔡伦对邓绥非常重要。

而刘隆要的就是这个,他相信,邓绥不肯告诉自己的,那蔡伦一定也是知道的!

就在刘隆等待了小半个时辰之后,这蔡伦蔡慢吞吞的从那长乐宫中走出来。

然后还没等他回到自己的地方,就直接被那曹腾给拦住了。

看着曹腾手里面不知道从哪里弄出来的青砖,再看看曹腾那一脸和拉不出那个什么一样的神情。

蔡伦也是真的无奈了。

“罢了,你别为难自己了,你也别为难蔡某了,带着蔡某去见陛下可好?”

蔡伦非常聪明,直接免去了自己的一场皮肉之苦,然后被那曹腾带着就来到了刘隆的面前。

“说说吧,母后找你.”

“陛下,这是太后的事情,若是太后不想要让陛下知道,陛下其实还是不用知道的好。”

蔡伦似乎并不想告诉刘隆什么,这让刘隆很生气。

所以.

“曹腾,拿砖拍他!”

“嗯?”

“拍他!朕让的!”

“.”

“.”

此时的曹腾和蔡伦都是一脸的惊讶,然后互相看着对方,也都用眼角看着那不远处的刘隆。

两个人的眼神不断的交织,却一直未曾动手。

直到刘隆也从某个地方掀起来了一块不大不小的青砖,那蔡伦终于转过了自己的身子。

“虽然话是如此说,但是陛下那厮大汉的国君,想要为我大汉做些事情那也是合情合理的。

臣是不赞同太后这种什么事情都瞒着陛下的想法的。

今日陛下相召,不知道是想要知道什么?”

看着说变脸就变脸的蔡伦,那刘隆也是忍不住脸皮抽搐的更加严重了。

“你”

“陛下请问,臣定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母后都和你说了什么!这段时间母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刘隆觉得面前的蔡伦那是从里到外都透露着诡异二字。

但是他也知道,这家伙断然是不会欺骗自己的。

而且不管是因为什么,不管这个家伙是怎么想的,也不管这里面是不是有某个女人在算计自己。

但,自己总归是要知道一下,如今的大汉到底是怎么了。

为什么自己总是感觉到一种很诡异的感觉!

果然,那蔡伦接下来的话,让刘隆的眉头忍不住越皱越紧。

“其实陛下这段时间不理朝政.未能处理政务,也是因为这朝中的情况非常棘手。

当初有名士庞参向太后进言献策就是建议大将军要放弃西北凉州之地的那个家伙。

当初他献上计策可以用大兴教化的事情来稳定太后当初并不稳定的局面。

同时也希望能够让朝廷大兴文事,清查内部,总之提出来了很多不俗的谏言。

而太后也在确定没有问题之后,便讲这些事情一一推行了下去。

并且这段时间,也算是有了不错的结果。

对于我大汉的稳定,算是颇有几分功劳.”

“既然如此,为何母后还会如此模样?”

“这稳定的确是稳定了,但是.陛下可知道,什么叫做过犹不及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